第334章(2 / 2)
怪他就没懂过小女儿家藏的心思,一直撂手让她们母亲照应,只在成年时认真挑选夫家,自以为的这便是慈父之爱了。
太上皇在这方向也是抓瞎,在他的立场上,自然是认为爱情当弃门户之见的,可作为纯古人的崔闾来讲,门第身份比狗屁爱情更重,主仆敢乱情,那是坏了家风,定要死一个关一个的,他能容吴方跟在身边这么久,且仍待之亲厚,已经比许多大家长宽厚善良多了,如此,他又怎好将自己那套现代爱情理论,拿出来说与崔闾,再扎他心?
崔闾抹了把脸,将心里的懊悔压下,抬眼与太上皇对视道,“那帮沙匪是什么来路?怎么斩草除不了根?”
太上皇摊手,“他们成分很复杂,十年前我带人曾剿灭过一波,奈何隔不多久,就又会出现新匪占地盘,后来才知道,里面有西番国势力支撑,摆了一个相当于眼线般的,盘在和州那边,嗯,欲寻机侵犯吧!”
只大宁兵将悍勇,他们这哨所一直没起什么作用。
崔闾沉吟,半晌才道,“等几日,看朝堂那边有没有人借机参我。”
太上皇点头,若真有人冒头,那朝堂内部应当有人被西番国势力浸透了,顺藤摸瓜,其实于他们而言,是个借机清理朝堂的机会。
崔闾叹了口气,终于头一次给毕衡上了眼药,“老毕处事不行。”
回到衙署, 一路迎着衙内属下们的同情慰绩目光,以及想安慰却又怕勾动他为人父的伤怀,不知如何言语, 只能选择沉默揖礼后轻脚离开,欲给中年失子的府台大人一个安静允悲的环境,然后整个衙署静悄悄, 连狱所那边日常审犯人的仗刑都省了,就怕喧闹嘈杂的响动, 会引得府台大人心生郁怒, 坏了本就不好的心情。
崔府白事,衙署这边由府经历董成功,和新府知事刘明俊作代表, 二人吊唁后, 先一步脚的回了州府这边, 崔闾不在的这几日,诸事便压在了他二人头上, 属实是半刻离不得岗。
崔闾抓大放小,很多事情他开个头,把着总体方向,具体执行就全交由下面人去做了,与当年严修的治府方式,属两个极端, 如此一来, 就把下面人忙嗨了,一边感动着上司的信任, 一边承受着忙不能归家的重负。
痛并快乐着吧!
两人大概都没能料府台大人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常理来说, 失子之痛没有个十天半月不能好,有更加受不得的,可能都得躺个把月,崔闾一副面容平静中,带着沉冷严肃气势的从门外进来,叫匆匆赶来的二人俱都心中忐忑,有猜大人可能要派人往和州去了。
崔二公子的遭遇,由跟队的商贾透露,目下在城中已经传开,孙氏不懂政治,但她有属于女人的危机感,在与公爹来往的信里,猜出了丈夫倒戈求官之事,有可能会连累到家里,于是,在回返的路途里,将由毕衡主导,诱哄西北长廊线上盐商来购盐之事,和盘托出,将丈夫是其投放出去的一颗棋子,却惨遭西北都统黄飞鹏将计就计,而毕衡并无能力能力挽狂澜,最终导致计策失败,倾销盐计也遭夭折之事,原原本本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