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1 / 2)
她看不出毕衡在官场上的考量,但作为从小受家学熏陶,对生意事上的了解,孙氏一将前后事宜串联上后,与同往的商贾们一样的,对毕衡此次失败的计划,给予了本质上的评判。
就是想以小搏大,空手套白狼,然后叫狼回头狠咬了一口。
生意人,能空手套的,那绝对是高手,但没有那个能力硬要套的,就只能说是没有自知知明了,毕衡是官,但他于生意事上,显然格局不够,在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上,他犯了最基本的原则性错误,这一趟跟下来的商贾们,虽面上不说,但谁心里都烦闷。
在赚钱事上,当官的,显然没几个通的,或者本质上,他就瞧不起商,老老实实的到一地,按着当地的规矩,该拜访拜访,该交地头费交地头费,或许利薄,但绝对不会有被人一口咬没了血的后果,他把生意当政治玩,结果还想不讲武德,跟本地官商硬掰腕子,这不是扯么?
规矩懂不懂?出事简直是必然。
孙氏跟队出发前,自家公爹为安小夫妻俩的心,是说了此趟只要照着计划执行,路上即便有刁难,也不会有性命之危,官场的处事之道,讲究见面三分情,只要毕衡把规矩做足了,行事完全照着那边生意场上的章程来,凭他们派去押队的招安悍匪身上的气势,哪个敢动?
只要毕衡拿住了身份,占住了理,便是他搞薄利多销,与当地商贾也是良性竞争,打到朝廷上去,他也没有以官欺商的嫌疑,皇帝本就站在他们这边,届时拉个偏架,本地官商也只能干瞪眼的,等他过完这一道商路。
呵,这么好的局,方方面面,连朝廷上可能会有的参本,崔闾都帮他疏理好了,结果呢?一把王炸,打成了狗屎局,陷了老二的腿不说,还差点把火引到他身上来。
前次孙氏来信时,崔闾一个人在书房已经默默忍了一回气,那西北将军黄飞鹏的将计就计,一举打掉了他派去护卫老二两口子,以及盐队的雇佣兵,虽说都是一些待罪之身,那也不能真当草芥使用,还是要给人望见翻身洗白的可能的,否则就驻船所和外部海岛上的那些人,他下次还怎么用?都是当年九家门里挑出来,能往船上放来当海匪的好手,走一趟下来若能洗心革面,他是准备留着放回船上,当练兵教头使唤的。
都死了,连同他自己宅里的部曲,都死的只剩下了四五个回返的,那跟着一起去搭救老二的十来个人,尸体都还在沙海里沉着呢!
吴方死前,都还在念叨着那些兄弟,说答应了要把他们领回家。
毕衡的骚操作是因,老二自己要往死路上走是果,崔闾不好把儿子造的孽乱按到别人身上,但毕衡在其中起的推动作用,也无法推脱。
他这次,是真的把崔闾惹恼了,也弄心寒了。
孙氏能把实情说给江州商贾听,以江州商贾的立场,或者再加上偏心吧,他们肯定是信本地府台大人的立身正确的,可其他地方呢?和州那边呢?朝廷京畿呢?
他们只会从崔二公子的行事上,来推及崔闾这个当父亲的为人的,毕竟有着子不孝父之过的言语在,对于一个手握如此重要州府的官员来讲,足可以长篇大论的来讨一讨,他于此位置上的资格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