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节(2 / 2)
即便家中不做吃食生意的也看得出来,这调料有市场……
可众人越想就越不理解了。
他们有点儿看不懂,卢栩要是为了捆绑卖肉,只煮给他们尝尝不就好了,毕竟整个西北,能大量买肉的,也就他们这些商人。
何必非要在县城这么煮菜呢?
家中开酒楼的人敏锐地意识到哪里不对,问道:“这调料,以后也一直就只送不卖么?”
卢栩:“哦,那倒不是,以后产量高了可以单独卖一些。”
有开食铺、开酒楼,还专营火锅店的经验,卢栩是最知道他的底料价值所在的。
但任何吃食都一样,只要是吃的,别人都能模仿,无非是口味差一些。
在京城那样繁华的地方,高档的酒楼拼的就是差的那点儿口味。
在关外和西北几个郡,若是能便宜实惠,普通百姓都能忍受那点儿口味差别。
等他的底料普及开了,市场有需求,他若供应不上,或者还做太多限制,到时候必然会充斥各种仿品,那不是给别人做嫁衣吗?
平时倒也算了。
观阳到北境一路都有模仿他家铺子开火锅店的,卢栩一点儿都不在乎。
因为那时候,他要养的人少,他们家所有人的工作都已经饱和,只食铺、观阳的火锅店已经足以养活他们全家生活。跑商,也足以养活他整个商队,他不介意沿途有人和他抢生意,还挺乐意看看别人模仿的创意的。
可现在不同了,他要养一县人。
仅靠倒卖牛羊是不行的,他们还得再想别的门路。
加工皮毛卖到关内,做些手工卖给蛮人,多开些工坊,让城中的百姓有生计……
这是他和君齐未来几年的规划,生产火锅料来卖,也是重要的生意之一呢。
到时候,与其因为他们东西卖太贵、不好买,让别人模仿不好吃的底料抢他们生意,还不如他们一开始就搞薄利多销,多产一点儿,多卖一点儿。
这样,既能多招一些百姓来做工,又能让喜欢吃的百姓便宜吃到点儿好东西。
等他将这买卖彻底揽到他们北庭县来,让别人认准了他们做的就是好吃,说不好,将来相邻郡县的百姓还能靠倒卖他们的调料挣点儿零花钱,皆大欢喜。
一两个暴利的酒楼养不活关外的百姓。
西北的一个县、一个郡,也难以养活关外嗷嗷待哺的百姓。
大岐的粮食亩产并不高,西北各郡又是数得着的粮产低,只靠一两个郡养他们,早晚把人家也拖垮。
所以,他得尽可能远的推销,在尽可能广阔的地域范围,把关外的辣椒、牛羊换成食物换成布匹,换成关外的生活物资。
不过现在嘛……
卢栩笑得十分坦荡:“到时候谁买过的羊肉多谁可以优先买哦。”
众:“……”
行,他们知道了,就是要粮食是吧?
好,既然卢栩都不怕虎贲关扣,他们怕什么?!
他们一起和卢栩商议谈判起来。
粮食的种类不能限制。
他们西北也缺粮,他们能弄来的基本就是粗粮,米面就别想了,西北自己都不够吃呢。
还有时间也不能太紧,这冰天雪地的,谁也不能保证路上到底会走几天。
另外,最重要的是,若是他们粮食真被卧虎关给扣了,可不算他们违约!
卢栩:“没问题,都可以,你们不放心我可以补充到文书上,然后去找李县令给大伙儿盖北关县的章做公证,这总成吧?”
几人闻言,当即客气道:“放心放心,我等怎么会不放心大人呢?”
卢栩只笑,也不当真,坐在那儿真把他们提的要求一条一条都补上了。
他写第一份儿,众人有点儿震惊。
第二份儿,他们还是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等卢栩耐着性子询问过他们每个人具体的要求写到第二十多份儿,他们心中都有些动容了。
卢栩:“先说明啊,我只会写字,不懂文采,写的都是大白话,你们看看哪儿不对可以再改,文采格式什么的就别介意了,我说话算话,写成什么样,都是认的。”
等卢栩写完,将补充好的合同一一交给他们,没一个人去细看卢栩写了什么,全都认真吹干折好,“我们信大人。”
这次说信,他们是发自内心的。
卢栩:“咦,不用去衙门公证吗?”
“不必不必,我们信大人!”
家中做了几代生意,终于做到中商的一家,出了门便问跟随他做生意的长子,“服吗?”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