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1 / 2)
纵观历史,“伴君如伴虎”,“忠言逆耳”便是一条铁律,即便太宗皇帝是“千古明君”,能忍一时,也绝不可能忍一世,所以魏征到底是如何将他的谏言变得不那么刺耳的呢,让太宗皇帝落入他的圈内的呢?这便要说要他巧妙又高超的技巧。
一开始,太宗皇帝曾经问过魏征,什么样的君王才称得上是明君,魏征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先给太宗皇帝“洗|脑洗|脑”。
于是他道,明君的第一条便是广开言路,昏君便是闭塞言路,偏听偏信。这句话魏征讲得太宗皇帝耳朵里都有茧子了。
虽然如此,但太宗也是非常认可这一条的,所以魏征才能以借着这句话深入宣传了君王广开言路的诸多好处,为自己将来进谏被采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需要更正一下,魏征的直言劝谏除却几次是“骂”之外,其余的基本是“劝”,他倒也没有那么傻,次次逮着太宗骂,真要如此,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最后,我们来讲讲魏征的劝谏技巧,魏征抓住了自古君王喜欢自比圣人的毛病,于是他积极地给太宗皇帝找了一个学习的模范尧舜。】
【魏征先是给太宗皇帝洗、脑一番之后,在此基础上又抓住了帝皇喜欢自比圣人的毛病,然后他便开始了他的劝谏之路。
曾有一次太宗皇帝召集大臣开会,在大会的期间魏征因有不同的意见就经常打断太宗的讲话,一连好几次,搞得太宗非常尴尬。
最后,太宗生气了,他黑着脸对魏征说,我好歹是个皇帝吧,你能不能尊重我一下,给我点面子行不行?
这话一出,当时的氛围都凝滞了,大家生怕太宗皇帝与魏征这个头铁的掐起来。
但是魏征却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你是大舜那样的圣君啊,当年大舜与群臣商议的时候,就曾经说过有问题要当面说出来,不要大家商讨的时候不做声,散会后又不懂装懂,把事情办得一塌糊涂。
现在陛下您想做舜那样的圣君,却不让我们做舜的臣子,您这样岂不是太自私了?
太宗皇帝一听,心里顿时美滋滋的,没错,朕就是要做舜那样的皇帝,如此想来,魏征像舜的臣子那样在会上有问题便直说,岂不是说明朕就像舜了?
这样一想,太宗皇帝顿时怒气全消,美滋滋地接受魏征时不时的意见反驳。】
群臣:……还得是你啊魏征!
太宗皇帝眼神意味深长,“魏卿,原来你是在给朕带高帽子啊?”
魏征闻言,原本尴尬的神色立刻变得正经起来,他肃声道:“陛下,臣说的难道不是事实?您难道不想成为尧舜那样的帝皇?”
“且臣能直言劝谏,倚靠的正是陛下您的英明神武,若不是您广开言路,臣一句话都到不了你的耳边……您与臣的关系本就不对等,臣能倚靠直谏获得百姓的喜爱,正是因为您不耻听取臣这等微末之人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