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来信(1 / 2)
也就在俞琬豁出去勇闯裁缝铺的当天,裁缝铺收到了巴黎那边发来的商业电报。
“菲利普先生,您看,这条连衣裙滚边有点脱线了。”美丽娇气的中国大小姐坐在沙发上,用放大镜对着裙腰处两条细细的线头。
实际上,这线头是俞琬一大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剪刀尖儿挑出来的。
老人睁大了眼睛,带上老花镜反复确定后,不住道歉,执意要给她重做一条。这无论基于这位客人对于他的重要性,还是出于百年老店对自家质量问题采取的认真态度。
“不用了先生,这太麻烦了,您就让学徒帮我处理一下就好了。”女孩显得非常善解人意。在等待的间隙,她开始随意翻起图纸,问起店里的最新款式。“对了,这款巴黎新出的设计,您能做吗?”
裁缝显然对于这个有礼貌且极好说话的阔绰客人颇有好感,赶忙接过来研究了一下。
图纸上的半身荷叶裙摆需要做成垂坠设计,还须兼顾光泽感,唯一的选择就是用丝绸,还非得是质量最好的丝绸不可。
“说起丝绸,”老人这才想起了什么,和献宝一样同给他介绍生意的贵客分享了个好消息。“真需要感谢您,我们今早收到您推荐的商行回信了,他们非常感兴趣,还会派专人带样品过来商谈价格。”
要知道在华沙的国际交通受管制的这几年,能在谈成生意前就拿到外国衣料样品可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届时他或许将会是波兰唯一有中国丝绸供应的裁缝铺了。
不过,这中国商行不但能在这样的时局之下进到东方的稀有货品,还能拿到纳粹给的跨国通行证,也让人越发好奇起它的背景来。
裁缝想到这,不禁亲自为他的贵人倒上了店里压箱底的毫尖红茶。这种茶叶产自斯里兰卡,需在日出时采摘,放在天鹅绒上晾晒,每次冲泡都会有不同的水果芬芳——那是德占前,店里的老主顾拉齐维乌公爵流亡瑞士前送自己的临别礼物。
“太好了。”女孩眼里放出了光,可是过了一会儿又露出了窘迫和恳求。“可是,您能告诉我他们会什么时候过来吗?您知道的,我可不想下次来这里时,‘偶遇’我的同乡。”
裁缝才想起确实还有这茬儿,赶紧为这位他眼里的“东方朱丽叶”提供了有效情报:巴黎商行的人会在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到华沙,商谈安排在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