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2 / 2)
“若是北面大胜,苏青云班师回朝,和黑熊寨对上怎么办?”这事也不是不可能,大燕定然是要和黑熊寨开战的,便是最开始大燕输了等苏青云回朝,肯定也会派遣苏青云去打黑熊寨。
南境虽然鸡肋,可也是一片不小的国土,真要是失了南境大燕的舆图就不怎么好看了,哪里还敢称正统。
“没那么快,苏青云要应付的不光是北面的外族,西北面的外族一向和北面沆瀣一气,真到了北面要灭族的份上,西北面不可能坐视不理。等苏青云获胜班师回朝,回的是哪个朝廷就说不准了。”
“万一苏青云听说黑熊寨打过来回援大燕呢?”苏青云虽然对外族虎视眈眈,但大燕真要到了危机存亡时刻,肯定是国家存亡更胜一筹。
“战场哪里是说退就能退的,苏青云真要是撤退,边关外族必然不会放过机会,外族南下的后果你我都在史书见过,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你若苏青云怎么选?”
是去护命悬一刻的大燕,还是护近在眼前的百姓?
秦绥之知道苏青云会选百姓,所以就算苏青云不向黑熊寨投降,但等黑熊寨入京尘埃落定,也由不得苏青云同不同意,毕竟打外族需要粮草,恰恰黑熊寨最不缺这个东西。
朝廷既然决定派遣使臣招安,又决定了出使使臣,剩下同行的官员只需要挑选一些没什么背景的跟随即可,奈何朝廷的办事效率一向不高,要不是施长中性子急,一日三次守在六部催促,只怕半个月过去还定不下到底什么时候离京。
“这个施长中真是个莽夫,以为出使只需要人去就够了吗?路上行程安排不需要规划?粮草赏赐不需要核对?随行的兵丁不需要挑选?我们整日忙的脚不沾地还要受他的窝囊气,我道念着这回出使,黑熊寨能把施长中给杀了,既帮咱们解决一个毒瘤,又给咱们派遣大军过去添了一重筹码。”
“算了,我可不想打仗,现在国库的钱紧巴巴的,供给六部使都要六部的几个尚书打一场才能分的下来,再动用大军,不消两个月国库就得减半。”
动兵自然是花销不了半个国库,毕竟大燕有前朝积累,自个儿又开了海贸,国库每年的收益是前所未有的丰厚。
可钱多又不一定花到实处,就是赈灾银都要经过层层剥削,最后到百姓手里连口清粥都换不来,军队的粮食被贪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是朝廷上下放开了贪,几个国库都不够。
“唉,年年打仗,我也不知道这仗有什么好打的,明明前年才签订了议和条款,今年又要打,再打下去大燕都要打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