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而这里的工坊也渐渐形成生活区,还有不少附近的百姓挑着山货过来买卖,当然买卖对象主要是工坊采购的娘子郎君,做事的工人一般是不会想着买卖的,毕竟吃住都在工坊,也没什么需用的。
菖蒲管着偌大的织坊也有一个来月时间,不光把织坊管的井井有条,还帮秦襄省了不少麻烦。
周肆这回到织坊也是受了绥之的托付,见到菖蒲过后将菖蒲的卖身契给了过去。
“大当家,这是什么意思?”菖蒲瞧着自己的卖身契出神,公子好好的怎么把卖身契给他了,难不成公子以为他在织坊干的心思野了,不想回去了不成。
“绥之把所有人的卖身契都放还了,日后你们就是自由身,想要机会回去跟着绥之也好,在桥头县寻自己喜欢做的事也罢,不会再有人管束你们。”
“可是”也不必要把卖身契给他,他肯定是想要继续跟着公子的。
“不必可是,日后我的治下不会再有奴籍,我晓得你与蒺藜自幼与绥之长大,情同手足,待黄娘子回来你要回绥之身边绥之也不会拦着,不过他更希望你和蒺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周肆完成任务松了口气,奴籍的事下午还要和秦襄他们商议过,这事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定下的,其中牵扯还多。
例会
未时初。
周肆一个人坐在偌大的议事堂发呆,例会是每七日就要开一回的,毕竟眼下桥头县事多,周肆不可能事事顾及便需要开一个例会,让手下的人隔一段时日汇报一下各方面的工作进度。
而这次的例会提前了一日,也是周肆想着有件大事必须要做,要说废除奴籍在这个时代的人听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自奴隶制废除后迄今约一千来年,代替奴隶制存在的奴籍制度非但没有消亡还愈演愈烈,因为如今世道卖身为奴基本就是一辈子的事,或许有命好的得主人家照顾,觉着人伺候的好到老了卖个好,将卖身契放还恢复良民身份,但大多数卖身为奴的,不是死了就是连带着子孙后代一块做奴婢。
大燕一朝百姓人口已经算是近几百年的巅峰,可真要统计全国真实人口,只会比现有人口多得多,是否多一倍周肆不敢保证,但多一半是有的。
如今世家当道,攥在世家手里的人口只多不少,这些人可能在坞堡里,可能在庄子里,世代为奴为匠,他们既不必给大燕税收,还要替世家创造价值,长此以往,国积贫,世家藏金,此消彼长也无怪乎出现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一说。
隐户之困只要奴籍一日不消,世家一日不除,便会永无境止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