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 / 2)
赵祯那一副我儿真棒的姿态,成功酸到了庞妃。
可庞妃连亲生女儿都没有生,再酸也不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毕竟赵祯就这么一个儿子,可容不得其他人说儿子的坏话,哪怕其他人其实是他的女人。
涉及到唯一的儿子,哪怕赵祯的性格再温吞,也会暴怒的。
很快,即刻启程的赵祯领着浩浩荡荡的一票人回到汴京。赵祯回到汴京的第三日,办好交接的苏清之,就带着一万禁卫兵以及展昭、四驸马,还有白仓这只仓鼠精,离开汴京,前往与辽国接壤的边关。
苏清之一定要来边关,其实是不太信任边关将士的战斗力。毕竟苏清之提高粮饷,让边关将士不可忽略训练的事儿,并不是很久以前的事儿。
或许边关将士的战斗力提高了,但是和骁勇善战的辽兵比起来,还是有那么一咪咪点差距的。
所以呢,苏清之必须亲自来边关。
要是大宋和辽国真开战了,那么苏清之直接第一时间部署,甚至亲自杀敌也不是不可能的。
再者,苏清之此行还有要事,就是将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带来边关,让边关百姓种植。
还有水泥的烧制。
边关就有不少的石灰石。用石灰石烧制的水泥,不管是修城墙还是铺路面,速度都嘎嘎的。所以呢,苏清之亲自边关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修建水泥厂,用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优先加固城墙。
太子殿下打算将城墙加高多少?
季之泽瞄了一眼大概有5米左右高度的城墙。
少说也要6丈(20米)高吧。
展昭:???
会不会太高了。四驸马道:修葺城墙,从来都是费时费力。太子殿下说用水泥之物修葺城墙,臣倒不是不相信太子殿下说的水泥之物,只是6丈,真修筑的话,会不会太高。
不高。苏清之很确定的道:一丈三的城墙,用登云梯轻轻松松就越过城墙。孤为什么要给辽军用登云梯轻轻松松就越过城墙,攻占大宋国土的机会?
四驸马若有所思,刚准备说的时候,又听苏清之吩咐人砍些韧性十足毛竹,用来编织长条的箩筐。
这是因为没有钢筋,只能用水泥往竹编的箩筐浇筑固形的方式来修葺城墙。不过并非单纯的只有水泥,还加了不少的碎石块,包拯这样修葺出来的城墙,坚固得很。最起码冷兵器时代,要想粉碎这样的城墙,根本不可能。
水泥出来后,苏清之就叫上展昭和四驸马试验了一小撮地界儿,效果很明显,让两人惊叹。
这样的速度,想必不出一周,就能将所有城墙都加固到六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