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 / 2)
最终还是包拯站了出来,挺无奈的说:官家,现在正进行殿试。有什么事儿,等殿试完了再说。
赵祯眼含热泪,看向包拯。
包爱卿啊,你真煞风景。朕今儿真高兴,偏偏你就要提醒朕,让朕有点儿扫兴。
庞太师突然道:官家,江山社稷,得慎重考虑,不可因为相似,就妄下结论。
这话倒是在理。连苏清之都忍不住点头,赞了一句够严谨。
庞太师,你儿女成群,又岂知朕心中之痛。赵祯显然就凭借着那张和他七分相似的脸,认清了苏清之是他的崽。
事实上也没有错,就是叭,没有走世人认同的(滴血)认亲仪式,所以呢,以庞太师为首的官员,倒是对苏清之的真假怀疑得很。
而原本参加殿试的学子呢,直接一个个傻眼,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毕竟事情太炸裂了,万万没想到有神童之名的苏清之,居然会是当今圣上的儿子,唯一的儿子。
可想而知,苏清之一旦认祖归宗,那就是铁板钉钉的太子,连作为赵祯没得选择下,接受宗室意见收的养子赵曙,对上苏清之,都没有一战之力。
朕已经快到知命之年,膝下荒芜,最痛的便是三个儿子,都未能活到成年。赵祯认真无比的道:如今清之出现,证明上苍对朕还是不薄。
清之都已经叫上了, 证明赵祯是真的想要苏清之这么一个好大儿。其实苏清之则不怎么想认爹,但谁让家里是真的有皇位需要继承。
如果他不认,那不是便宜赵曙那小子。
是没有证据, 证明是赵曙他爹赵允让害的原主。但对于苏清之来说,从来都不需要证据证明。
他所认定的, 便是真理。
而且从结果来逆推,一般最得利者, 便是幕后凶手。
原主死了, 谁最得利?自然是赵祯迫于宗族压力收的养子赵曙。事实上,连赵祯自个儿都挺怀疑他后宫男丁养不住, 反而女儿一个个冒出的原因,并不只是他的种子不好, 而是背后有小人动手。
至于小人是谁,完完全全显而易见。
苏清之敛目:大人说得没错, 该验就验, 官家什么都不做,就认定我是官家的儿子,只怕有心的大人,心中会犯嘀咕。
有心二字用得十分有魔性。
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 多半是在装懂。
苏清之叹了一口气,将或明或暗的眼神,全都无视。
这时候的赵祯依然很激动,并且根本就没听进去苏清之的话。
不是上眼药,更胜上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