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2 / 2)
就连晚上,也没有过来。
第二天一早,早朝过后,勤政殿中,他单独留下了沈知樾。
由于谢临珩名义上还是储君的身份,平时不管是谈事还是处理奏折,一般都是在东宫。
今天还是第一次,他破天荒地将沈知樾留在了勤政殿。
沈知樾两眼意外。
跟着走进来后,懒洋洋的在侧面的椅子坐下,这才抬头朝着主位上的储君看去。
“怎么了?有事?”
谢临珩在桌案右侧拿出一沓信,递给他,“有点。这是金陵重案有关的书信,你拿回去。”
“?”沈知樾狐疑接过,“你给我这玩意儿干什么?”
谢临珩眼皮垂覆,指尖转了转指上的玉扳指,只道:
“我近日有其他安排,金陵的案子,你先帮我处理几天,如果有处理不了的,就去承华殿找父皇,若是父皇不愿插手,就让人传音给我。”
沈知樾翻了翻手里的信,无奈道,“你跟宁舒,又吵架了?”
谢临珩瞥他一眼,“你就不能盼我们点好?”
沈知樾:“……”
他倒是想盼他们好,
只是这两位,见面就吵,能好得起来吗?
想要出宫,是吗?
沈知樾扫着手中的书信,待翻到第二封,瞧见上面姚家两个字眼时,眼底多了一分冷意。
他收起信。
没再多看。
问谢临珩,“调查的时候,若是遇到了姚家的事,要怎么处理?”
谢临珩掀了掀眼皮,眼底没有半分温色。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姚家先是臣,才是国舅的身份。”
有他这几句话,沈知樾便明白怎么做了。
自从谢家执掌皇权后,皇后的母族姚家便越发野心勃勃。
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插手朝政、结党营私,甚至动用私权谋取私利。
宫变时,被北境一搅和,整个东陵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这几年,谢临珩忙着离宫出去平叛,对于朝政上的党派之争,分不出太多的精力。
大多数时候,在边境平叛时,朝中的许多事情,谢临珩都交给了沈知樾和谢绥。
后来谢绥一连病了大半年,恰逢那个时候,谢临珩又远在柘城,朝中各种烦人的事,全堆积在了沈知樾这里。
而姚家那几位大臣,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加上沈知樾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养子,便趁着谢绥和谢临珩一个病重、一个离宫在外,肆意在朝中笼络朝臣。
结党营私,收敛钱财。
甚至就连前段时间的科举考试,都想横插一手。
好在那个时候,谢临珩已经平复柘城之乱回到京城,这才逼得姚家那些人歇了这种心思,暂时安分下来。
对于姚家一众的做派,沈知樾早就看不过去。
奈何有皇后这层缘故在,不好轻易动手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