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2 / 2)
“若孤松独立,玉山将倾”的嵇康已经死了很久,江左风流第一的谢安还没出生,至于那位“濯濯如春月柳”、“貌如天仙”、“真神仙中人”的王恭……他爷爷今年才刚满三岁。
无奈之下,刘彻只得转而瞄准了如今正在历史长河边等着领奖的那些时空位面,指不定有谁就愿意做交易呢。
他继续翻书:“韩子高如何?”
这个确实可以,郑成功略一斟酌,却道:“陈文帝不会放人的。”
陈茜茜是什么人,那是卷王中的战斗机,突出一个卷生卷死。
“宵衣旰食”这个成语就来自于他,说他天不亮就爬起来干活,深更半夜才匆匆扒两口饭休息。
继位之后勤民德政,事必躬亲,每每处理政务一直到天亮,送奏章的人络绎不绝,前后相继。
陈茜茜生怕自己太困睡着了,就让进出之人先掷签于台阶上,声音铿锵而鸣,让他彻底惊醒,睡意全无,继续精神抖擞地干活。
这等拼命的程度,难怪当了七年皇帝就英年早逝,即便是铁打的身体都经不住他这么折腾。
韩子高是陈文帝的右卫将军,地位相当高,梁武帝的大将陈庆之也是这个职位。
基本算是南朝军职系统的最高领袖之一,又被帝王视如心腹,关系非常密切,不然也不可能在后世被冯梦龙戴上桃色滤镜,一通疯狂脑补。
陈蒨怀有恢复之志,一心北伐,绝不会放走手下的重要战力,开多高的价码都没用。
刘彻一想,确实如此。
他紧接着又提了多个人选,尽数被郑成功否决,且都是有理有据,到最后忍无可忍将书一摔:“明世祖,你到底要如何?”
郑成功道明意图:“你不若将垂钓机会转让给朕,朕自己从历史长河中钓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
刘彻惊讶:“你有方法进行定点瞄准?”
“确有一点思路”,郑成功对他低语几句,“便是如此这么这么……姑且一试罢。若是钓不上来,你把兵甲之类的收获赔偿给朕二分之一。”
刘彻听了他的计划,欣然同意,自去搜集材料。
……
另一边。
张宾自从当上汉国丞相,真叫一个牛妈妈带小牛敲门,牛到家了。
作为十六国第一谋士,他是一名全能多栖型人才,坐镇中枢,措置裕如。
加之刘琨对他又是百分百的信任,支持他放手施为,不必担忧身前身后明枪暗箭。
所行的种种峻刑法,拔寒俊,举贤良,惩贪严,清治安,课农桑的操作,着实是很好地确立了建国之初的稳定,让饱受战火侵染,满目疮痍的北方神州土地,又一次恢复了勃勃生机。
如此卓有成效,让刘阿斗见了都难免惊叹,刘琨这个结义兄弟真是拜对了,简直是当世子房之才啊(堪比张良,这也是张宾年少时的自评)。
然而,张宾虽然完成了很多重任,但唯有一件事便似悬颈之刃,始终进展微弱,难以解决。
那便是军费问题。
关中地区连年战乱,陵寝成墟,产力微弱,国帑空虚。
张宾纵有滔天的本事,也须镇静生民,从长计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变出一大笔战争经费出来。
因此,卫青、霍去病、李来亨等人在外征战,一应秣马挥戈之事,虽有张宾居中调配,许多时候却也免不了要自给自足,各自产生了不同的应对法子。
卫青所过之处即传召檄文,晓谕八方,着「我大汉军队兴兵光复,吊民伐罪,凡我大汉百姓,过处安堵如故,不必恐慌」云云。
北方百姓受胡人铁蹄纵横凌虐,不堪其扰,好容易见得王师在此,所过之处严明不犯,多是痛哭流涕,应召输粮,周济大军。
便是这般依靠箪食瓢饮,群黎接济,总算是度过了险关,不至有粮草不济之患。
另一面,霍去病主要采取了以战养战的策略。
大军在凉州境内奔驰,摧毁当地政权,夺走所有敌营的粮草辎重,压根不愁没饭吃。
而李来亨的风格就更奇特了,主要就是靠一张嘴忽悠。
他这边可不是蛮夷聚居区,总要顾忌一下影响,尽量兵不血刃拿下的。
由于江淮地区衣冠世家文人特多,小老虎还给自己增添了一个头衔,那就是孔子的直系嫡传弟子。
之前在三国混战位面的时候,小老虎和孔子一起待了很久,孔子很喜欢这个能打又学东西很快的小后生,给了他一块儒家信物令牌。
小老虎拿着令牌,感觉孔子时期的儒家比起学派更像是江湖帮派,而孔子也不是什么正经孔子。
小老虎也投桃报李,赠送给孔子一杆燧发枪,还教对方如何迅速掌握使用技巧,二人没事就一块打猎,非常硬核。
加上有郭嘉在一旁辅助,小老虎口若悬河,不断画饼,混成了许多世家的座上宾,拉拢了好几支势力来出钱粮支援他们。
流民帅郗鉴,也就是郗超他爷爷,也在南下渡江之后跟他们汇合,聚在一处,愿投诚以供差遣。
郗鉴是这个年代少数几个立身持正,品行端方的绝世人物,小老虎和他交流一通,心中好生相敬,晚上回到营地,就开视频和自家陛下大谈特谈了一番,还给刘琨写了正式奏章。
而此刻,长安城中正在面临一个大问题。
三路主将,以及西征蜀地的姜维、南征交州的张煌言都在外面,呈半月牙形向外延伸,但来自北部的敌人仍在蠢蠢欲动。
羯人石勒凑足了一支大军,准备自驻地平阳南下,进逼长安。
祖逖已经前往洛阳经营了,李定国作为主将镇守长安,自然是无所畏惧。但刘琨却计不出此,而是准备一鼓作气,动兵远征,彻底剿灭掉石勒势力。
时间紧急,便不能再以战养战,而是要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战争经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