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1 / 2)
苏玉卿看赵嫣一眼,又递了两文钱。
赵嫣却摇头,“我不放灯,我要留着带走。”
苏珝突横过来打岔,“老头儿,你倒会做生意!那既然你俩都不写,我来写,你就给我写四个字——官运亨通!玉娘,付钱!”
苏玉卿无奈又递了一枚铜板,苏珝兴致昂扬转到一边桌案上盯着店家写字去了,摊前只剩下她们二人。
“公主当真不放灯么?”出宫的机会寥寥无几。
“不放,宫里没有这个,我要留着,而且……这是大人送我的第三盏灯了!”
服饰参考《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变化
过了正月,前朝复朝后,大臣似乎在这一个年关达成了统一决断,一致反对皇帝的胡作非为。但皇帝的决定无人能更改,任凭朝臣们说破了嘴,即便庭杖加身也没能使他们退却。燕王叔、安国大长公主等皇亲国戚纷纷出面阻止。
皇帝仍然一意孤行,君臣关系势同水火。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月余,其中太子作为国之储君,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认可,他软硬兼施,委婉劝诫兼直言进谏,被皇帝骂得狗血淋头,下朝后又亲自慰问庭杖后的臣子,尽心竭力。
他夹在两方人马之间心忧如焚,奔波劳累,日渐消瘦,这一切朝臣们都看在眼里,一时博得贤名无数。
君臣之间拉扯了一月,以接连贬黜十七名言官,老太傅愤而辞官、病死返乡途中结束,朝堂上再也没了反对的声音。三月祭春社过后,十六公主便要被送往武阳。
赵媗接到皇帝的口谕,怔怔然原地坐了一天,第二天认命后遵从皇帝指令开始往各宫拜别。各宫的娘娘们虽与她的生母处不来,这时却抛却旧怨,嘘寒问暖,显得格外怜惜这个女孩。
她们望着她亦有种兔死狐悲之感,朝恩夕断,皇帝如此薄情,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尚且如此,对她们这些无宠的妃嫔又能有多少顾惜呢?
这日,赵媗从冷宫出来,她赶在出宫前再看了一眼冷宫里的母妃,穆婕妤在冷宫住久了,人也变得有些健忘疯癫,母女俩面面相觑,她似完全认不得赵媗,眼里全是陌生的警惕。
如何安顿穆婕妤?这个问题她想了一路。
草木萌发的初春,万象更新。
河边柳树下一群太监拉着敞布朝树上焦急地看,准备兜住随时可能从树上掉下来的白色小猫,光秃秃的树上灵活矫健的小太监踩着树杈一步步小心翼翼地靠近小猫。